《白皮書》:美中德日韓數字經濟總量達224萬億元,中國占22.4%!【附歷年數字經濟規模】
數字經濟是指以數字技術為基礎,利用數字化的方式進行生產、交流、交易和消費的經濟活動。它是信息技術與經濟的融合,涵蓋了互聯網、大數據、人工智能、物聯網等新興技術的應用。
7月5日,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全球數字經濟白皮書》,根據白皮書,,2022年,美國、中國、德國、日本、韓國等5個世界主要國家的數字經濟總量為31萬億美元(約224萬億元),數字經濟占GDP比重為58%,較2016年提升約11個百分點;數字經濟規模同比增長7.6%,高于GDP增速5.4個百分點。
根據中國信通院發布的《中國數字經濟發展白皮書》,2021年,我國數字經濟延續蓬勃發展態勢,規模由2005年的2.6萬億元擴張到45.5萬億元。伴隨著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持續推進,疊加疫情因素影響,數字經濟已成為當前最具活力、最具創新力、輻射最廣泛的經濟形態,是國民經濟的核心增長極之一。
根據白皮書,2022年,我國數字經濟規模達到50.2萬億元,約占美中德日韓五國總量的22.4%,同比名義增長10.3%,已連續11年顯著高于同期GDP名義增速。
2022年1月,國務院發布了《“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政策文件,以規范指導“十四五”時期各地區、各部門推進數字經濟發展工作。《“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是我國在數字經濟領域的首部國家級專項規劃,同時也是首次在國家級文件中針對數字經濟的概念進行了界定。
中國科學院院士梅宏強調,隨著大數據技術的未來發展,數據和應用會進一步分離,從而促進數據的要素化。高能效大數據的構成是可持續發展的關鍵,特別是在“雙碳“背景下,我們要形成低碳高效支撐可持續發展,要在資源共享、節能高效的云數據基礎之上,努力建成全國一體化的高能效大數據中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2023-2028年中國數字經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