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款抗癌藥價格大跳水!國家醫保談判再次砍出“全球最低價”【附中國抗癌藥市場現狀分析】
圖源:攝圖網
據36氪報道,多款抗癌藥在中國遭遇了“靈魂砍價”。
奧希替尼,自2019年開始,80mg/30片規格在中國的售價一路從5.1萬元降至5580元,降幅總計約達90%,相當于186元人民幣/片。目前該藥品在美國和加拿大售價分別是566和372美元;
百濟神州的PD-1替雷利珠單抗2020年在國內上市之初的定價是10688元/支,慈善贈藥后的年費也要10.69萬元,如今的單支價格1450元,年費5.2萬元。
輝瑞的乳腺癌靶向藥哌柏西利膠囊,也是全球獲批上市的CDK4/6抑制劑,2021年年初主動在中國申請降價,由2.98萬元降至1.37萬元,降幅達到了54%。
以上三款經典抗癌藥價格從2018年開始逐年進行的中國國家醫保談判開始,慢慢摘掉了“天價”的稱號。
與去年一樣,今年的醫保“國談”為期四天(11月17日-20日),按照國家醫保局的規劃,本次國談結果將于12月公布。但從國談參與者來看,阿斯利康、輝瑞、百濟神州等企業紛紛現身談判現場。而恒瑞、揚子江、諾華、齊魯、先聲等企業也頻繁亮相。這意味著重磅腫瘤創新藥再次迎來“降價”新賽點。
另外,據天鳳證券統計,過去5次國談總共納入了71種抗癌創新藥,尤其是對于發病率較高的肺癌、乳腺癌等瘤種“準入了較多數量的藥品”。比如在肺癌領域,談判新增的治療產品就有15個之多,覆蓋PD-1、EGFR、ALK、MET等多個重點治療靶點。
中國惡性腫瘤人口基數仍居全球第一
2022年2月,國家癌癥中心發布了最新一期的全國癌癥統計數據顯示,2020年中國新發癌癥病例457萬例,其中男性248萬例,女性209萬例。癌癥發病率城市高于農村、癌癥死亡率農村高于城市。肺癌是男性和女性中最常見的死亡原因。根據2022年世界衛生組織國際癌癥研究機構數據顯示,中國癌癥新發病例數位居全球第一,占全球23.7%,新發癌癥人數遠超其他國家。
注:截至2022年8月。
中國癌癥病例分布
2022年中國消化道癌癥中的胃癌、食管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的發病人數合計占新發癌癥數的28.49%,死亡人數約占31.77%,消化道癌癥使我國承受了巨大的醫療和經濟負擔。早期篩查是加強消化道癌癥早期診斷的有效方法,及時發現癌前病變及早期腫瘤能明顯降低癌癥的發病率和死亡率。消化道癌癥的預后與診治時機密切相關。以結腸癌為例,普遍由大腸息肉、腺瘤等癌前病變演變而來,發展過程相對緩慢,早期發現和治療具有較長的窗口期。以胃癌為例,目前我國發現的胃癌90%為進展期,進展期胃癌患者在接受外科治療的5年生存率仍低于30%,而早期胃癌接受及時治療,5年生存率有望大幅提升,或超過90%。
抗癌是全球第一的研發治療領域
目前,腫瘤領域已然成為全球各大醫藥企業聚焦的研發熱點。根據PharmaProjects的數據顯示,2020-2021年全球醫藥研發主要集中在抗癌和生物技術方面。特別是抗癌,蟬聯第一的寶座;從2020年的6410種研發藥物上升至2021年的6884種。此外,根據IQVIA數據顯示,2020年全球腫瘤藥物支出達1640億美元,2015-2020年CAGR為14.3%。
注:報告截止日為2021年1月。
目前,每年世界上新增的胃癌病例有超過半數來自東亞地區,以中國、日本和韓國最為突出。亞太地區的高發疾病譜與西方有所不同,就腫瘤領域而言,胃癌、肝癌以及食道癌在亞洲人群中較為普遍。隨著亞太地區,特別是中國經濟水平的快速發展,人民群眾對于健康有著更高的要求。根據PharmaProjects的數據顯示,近年來對抗癌的研發占全球醫藥研發數量的比重呈現穩步上升態勢,從2010年的26.8%上升至2021年的37.5%。
多因素推動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
政府還出臺了進口抗癌藥免稅、人才激勵計劃和專項公共研發基金等優惠政策,特別是支持國內企業研發活動方面的政策。因此,現有的新型腫瘤治療方法將變得越來越多樣化,在未來會成為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的一大助力。
加科思董事長兼CEO王印祥表示,中國的抗癌藥在過去20年取得了巨大的進步,經歷了從無到有、從仿制藥到快速跟蹤式創新時期,目前越來越多的企業開始研發“定位全球市場的原創新藥”。目前已經有很多中國公司與國外的制藥企業達成10億美元以上的授權交易,也有多個中國原研的抗癌藥在海外獲批上市,這說明中國抗癌藥的研發能力正在向全球水平靠攏。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醫藥研發外包(CRO)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