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深度】洞察2025: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格局及市場份額(附市場集中度、企業競爭力分析等)
行業主要上市公司:中國衛星(600118);歐比特(300053);航天宏圖(688066);中科星圖(688568);雷科防務(002413);航天電子(600879)等
本文核心數據:戰略集群;市場集中度;波特五力模型;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市場競爭者類型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者主要有國企及政府單位、制造企業、科研院校等。不同類型企業和機構根據自身的技術優勢和市場需求,提供不同類型和規格的衛星產品和服務,形成差異化競爭格局。這種差異化競爭有助于提高市場效率和滿足用戶個性化需求。
國企制造企業:這些企業在制造上具有更好的技術實力和資金支持。例如,中國衛星是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旗下的國企企業,專注于衛星制造、運營和應用服務。中國衛星跟政府事業單位聯系緊密,了解政府使用需求,最新政策情況,能開發出滿足政府特殊用途的衛星,以及提供定制化的服務。
民營制造企業:民營企業通常在商業遙感衛星上更具有創造性,此外還能接受社會不同渠道的資金,也能為不同類型的客戶提供多樣化的服務。例如能提供從衛星制造、發射到數據服務的全方位解決方案。這些企業通常具有靈活的市場機制和快速響應客戶需求的能力,如航宇微、四維圖新、中科星圖、航天宏圖等。
科研機構與高校:部分科研機構和高校也在商業遙感衛星領域進行研究和開發,通過技術創新推動行業進步。這些機構往往與企業合作,共同推動遙感衛星技術的應用和發展。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市場競爭派系
商業遙感衛星是我國航空航天體系的重要分支,也是空天信息網絡的組成部分。商業遙感衛星行業依據企業產業鏈覆蓋能力可以大致分為商業遙感衛星制造企業和商業遙感衛星運營企業。其中,商業遙感衛星制造代表企業有中國衛星、長光衛星、世紀空間、天輔高分等;商業遙感衛星運營代表企業有歐比特、航天世景、航天宏圖、中科星圖等。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市場競爭梯隊
在商業遙感衛星行業中,合作與競爭并存。一方面,企業之間通過合作共享資源、降低成本、提高競爭力;另一方面,在市場份額和客戶資源方面又存在激烈的競爭。商業遙感衛星競爭格局每年變動較大,這跟商業遙感衛星制造周期、下游應用需求、數據產品服務交付以及市場對行業的發展潛力評判有關。部分新入場的企業在技術研發上取得突破,衛星制造和發射上有規模優勢,在2023年競爭力大大提升,這樣的企業有微納星空等。而航宇微等企業在2023年由于賬期問題經營受到了波動,競爭力相對下降。2023年競爭梯隊如下:
第一梯隊是經營情況、技術研發、資本運作能力等方面保持領先優勢的企業,如以東方紅等為代表的遙感衛星國有制造企業。以長光衛星、天儀研究院、四維圖新、航天宏圖、微納星空為代表的民營企業。這些企業掌握制造、發射、運營、數據產品服務等商業遙感衛星全產業鏈業務,擁有相比其他梯隊企業更具備市場競爭力的核心技術以及資本運作能力。
第二梯隊企業主要運營模式為衛星制造和運營服務。例如二十一世紀、中科星圖、航宇微、國遙新天地等企業,這些企業通常具備較好荷載系統的研發及地面系統的研發制造能力,。
第三梯隊企業運營模式主要是遙感衛星信息數據增值、應用領域方案定制,代表性企業有亨通華海、中建國信、天潤科技等。該類企業不具備遙感衛星制造和發射的資質和能力,擁有自主研發的地理信息系統及軟件平臺產品,在市場上有較好的應用案例,享有一定的高新技術企業榮譽。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市場戰略集群
根據上市公司的2024年營收和毛利率進行戰略集群的劃分,目前處于導向者的是航天電子,公司營收最高,并與其他企業拉開了距離,毛利率處于21%的中等水平;目前市場沒有領導者,即營收和毛利率雙高的企業。目前市場突出者比較多,這些企業有超圖軟件、中科星圖、北斗星通、四維圖新、雷科防務,營收業務規模在10-35億元,毛利率在30-60%之間。市場追隨者有航宇微、吉大通信、航天宏圖、北方導航和中國衛星,這些企業營收近年來有下滑趨勢,毛利率在10-25%之間,盈利能力承壓。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市場集中度
根據美國憂思科學家聯盟(UCS)數據顯示以及《中國地理信息產業發展報告2024》數據顯示,中國商業遙感衛星在軌的共323顆,根據衛星實際使用者進行市場集中度分析,CR3為70%,CR5為80%,CR10為89%,這是一個完全壟斷的市場。前三名主體分別是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長光衛星和上海航天技術研究院,CR5內的還有東方紅和航宇微。商業遙感衛星市場集中度極高,有能力進行制造、研發和長期提供服務的主體集中在頭部幾家。
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競爭狀態總結
商業遙感衛星行業的波特五力模型分析顯示,行業集中度較高,頭部企業如長光衛星、航天宏圖、歐比特占據主要市場份額,但新興民營航天公司如天儀研究院、千乘探索加速進入,競爭加劇。潛在進入者威脅較低,技術壁壘例如高分辨率遙感、AI數據處理和資金門檻較高,但政策支持降低了準入難度,民營資本持續涌入。替代品威脅較低,無人機、地面監測等替代技術成本更低,但衛星遙感在廣域覆蓋、實時性方面仍具不可替代性。供應商議價能力較高,衛星制造、發射服務供應商如航天科技、科工集團議價權較強。購買者議價能力較強,政府如自然資源部、應急管理部是主要客戶,議價能力較強;中小企業客戶更依賴價格和服務差異化競爭。
評價為0-10,最高為10分,商業遙感衛星競爭雷達圖如下: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商業遙感衛星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前景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