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成求職者呼吁破除第一學歷限制,專家:打擊了普通本科學生積極性【附大學生就業市場現狀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第一學歷”作為求職評價標準是否合理,一直是一個備受爭議的話題。近日,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發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六成受訪者認為需要破除求職中的“第一學歷”評價標準。這表明,對于這一現象,社會普遍存在著質疑和反對的聲音。
調查結果還顯示,55.1%的受訪者認為這是高學歷人才眾多,競爭激烈的結果,45.8%的受訪者覺得這是種“一刀切”的選拔方式
在實際招聘中,很多企業將“第一學歷”作為評價標準,這種做法引起了不少人的不滿。一些求職者反映,在投遞簡歷或進入面試環節時,面試官對他們的“第一學歷”并不滿意,讓他們感到自己的學歷不夠好,不符合企業的要求。這種現象讓很多人感到困惑和不公平。
專家也認為,這種以“第一學歷”論英雄的招聘方式并不公平。21世紀教育研究院院長熊丙奇認為,用“第一學歷”作為選人標準是一種粗狂的選才方式,不能為用人單位招聘到真正的高素質人才。這種做法也會打擊高職專科、普通本科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覺得再怎么努力,也不能扭轉“第一學歷”劣勢,導致部分學生自暴自棄。同時,這種做法也對整個社會的人才觀、教育觀產生負面影響。
許多大學畢業生在求職過程中都遇到過“第一學歷”的限制,這種做法不僅影響了大學生的就業機會,也引發了對用人單位招聘方式的質疑。事實上,中國的高校畢業生數量龐大,高學歷人才眾多,競爭激烈,這導致了用人單位對于“第一學歷”的重視。然而,這種做法忽略了個體的其他能力和潛力。
根據教育部統計,2022年中國高校畢業生首次突破1000萬人,達到約1076萬人。這一龐大的畢業生群體使得就業市場愈發競爭激烈,也凸顯了“第一學歷”評價標準的不足之處。
大學生群體在不同行業之間的就業景氣程度出現嚴重分化。2021年高效畢業生就業景氣較好的行業主要集中在醫藥生物工程領域,尤其在疫情背景下就業形勢較為樂觀。然而,大學生在網絡游戲、交通運輸、電力電器等行業的就業景氣度較低,競爭激烈。這表明大學生就業市場的行業結構矛盾較為明顯。
從就業率來看,2020年,我國本科畢業生的平均就業率在75.6%,而本科數字媒體藝術專業的就業率達到94.6%,遠高于平均水平。由于新媒體、直播和短視頻平臺的興起,藝術教育類學生的就業前景良好。
然而,要真正實現破除“第一學歷”歧視的目標,需要全社會的共同努力。倡導用人單位更加全面地評價求職者,不僅要關注其學歷,還應該重視其專業能力、工作經驗和潛力。這樣才能更好地促進人才的合理流動,激發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力,為社會的發展注入更多活力。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力資源服務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