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鮮燈全面禁用!今天起,“素顏”賣肉新時代來臨【附中國LED照明行業趨勢分析】
圖源:攝圖網
12月1日起,《食用農產品市場銷售質量安全監督管理辦法》將施行。辦法針對群眾反映的“生鮮燈”誤導消費者問題,增加了對銷售場所照明等設施的設置和使用要求,提出銷售生鮮食用農產品,不得使用對食用農產品的真實色澤等感官性狀造成明顯改變的照明等設施誤導消費者對商品的感官認知。
另外,對違反“生鮮燈”相關條款的,由縣級以上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責令改正,給予警告;拒不改正的,處五千元以上三萬元以下罰款。但受訪的基層市場監管執法人員表示,因為涉及的商家范圍廣、數量龐大,在具體監管執法過程中難度不小,需要在后續監督檢查中逐步落實。
“生鮮燈”,一種通過增加特定光源顏色美化貨品外觀的燈具,是商超、菜市場、生鮮門店里常見的營銷手段。例如,在日光燈下,豬肉顯得干癟、暗沉;切換到“生鮮燈”下則變得紅潤、鮮亮。
中國農業大學專家介紹,“生鮮燈”作為一種冷光源,不會散發熱量影響食品質量,但卻能夸張或遮掩食品的性狀,以“虛假好看”影響消費者的決策判斷。
消費者到底該如何選擇肉類等生鮮呢?“除了查看顏色光澤之后,還可以通過按壓、嗅聞來判斷。”拱墅區市場監管局武林所副所長周峰給出了幾點建議,“此外,浙江地區的消費者也可以通過浙食鏈查看屠宰時間、檢驗報告等信息。”
根據報道,全國各地市場監管部門開展行動,加大引導宣傳,提醒銷售者對使用的照明燈具等開展自查自糾,指導銷售者更換燈具。
2022年市場規模小幅下降
根據CSA Research披露的數據顯示,2017-2022年,中國LED照明行業市場規模呈現先增長后下降的趨勢。在2021年,市場規模得到回升,2021年中國LED照明行業市場規模為5045.04億元,同比增長11.25%。2022年市場規模為4268億元,同比下降15.4%。
注:此處測算的LED照明行業市場規模范圍為通用照明、景觀照明、汽車照明及其他。
健康照明、綠色照明成為未來發展方向
從市場競爭、技術創新與細分市場三個角度分析中國LED照明行業的發展趨勢,具體情況如下: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照明燈具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