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id="rp9rn"></p>
    <p id="rp9rn"><del id="rp9rn"></del></p>

    <pre id="rp9rn"><del id="rp9rn"><progress id="rp9rn"></progress></del></pre>

    <del id="rp9rn"><mark id="rp9rn"></mark></del>

        <ruby id="rp9rn"></ruby>

        <pre id="rp9rn"></pre>

            <p id="rp9rn"></p>

              <p id="rp9rn"></p>
                <p id="rp9rn"></p>

                <noframes id="rp9rn"><pre id="rp9rn"></pre>
                <del id="rp9rn"><dfn id="rp9rn"><form id="rp9rn"></form></dfn></del>

                    美國金融大鱷:看到比亞迪在全球銷量上超過特斯拉令人心碎 我們在中國有了真正競爭對手【附新能源汽車行業競爭分析】

                    趨勢速遞

                    1

                    (圖片來源:攝圖網)

                    1月29日晚間,比亞迪公布了2023年業績預告。比亞迪全年銷量超過302萬輛,遠超特斯拉181萬輛。榮登全球新能源汽車“銷冠”寶座。

                    周二,美國金融大鱷投資集團創始人肯·格里芬在一次活動上表示:“看到比亞迪在全球銷量上超過特斯拉,有點令人心碎。我們在中國有了一個真正的競爭對手。” 他表示,中國已經主導了許多關鍵行業,包括太陽能電池板、電動汽車和消費電子產品。他說:“我們常常忽視了中國經濟代表著14億人口的事實。因此,在簡單的規模經濟方面,他們有巨大的優勢,再加上強大的教育體系,培養了四倍于美國的STEM(科學、技術、工程及數學)畢業生。”

                    然而,盡管比亞迪在銷量上領先,但其凈利潤卻不足特斯拉的一半,約為300億元人民幣,遠低于特斯拉的108.82億美元。不過,值得注意的是,比亞迪在中國市場的影響力和市場份額正在不斷增長,其在電動汽車領域的競爭實力日益增強。

                    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實力強大,擁有豐富的技術和研發實力,領先的生產工藝和技術水平。中國新能源汽車企業在電池技術、電機技術、電控技術等方面取得了重大突破,推動了新能源汽車的快速發展。同時,政府也出臺了一系列支持政策,包括補貼和減稅等措施,促進了新能源汽車的普及和發展。

                    ——新能源汽車滲透率快速上升

                    隨著新能源汽車產業逐步發展,2014年我國開始出現私人購買新能源汽車,由此也開啟我國新能源汽車元年。2015年成為全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高速增長年,11月份產銷量首次突破整體汽車行業1%關卡,使我國成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車市場。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最新數據顯示,2022年我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達到27.6%,較2021年大幅上升。

                    圖表11:2015-2023年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滲透率情況(單位:%)

                    ——2022年,比亞迪市場份額最大

                    2022年,比亞迪是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份額最大的企業,達到31.7%,遠超其他品牌。上汽通用五菱和特斯拉中國的市場份額均為7.8%。在造車新勢力方面,蔚來、小鵬和理想三家企業的市場份額合計為6.9%,占比較低。

                    圖表14: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份額(單位:%)

                    ——東南沿海地區產業鏈完整

                    從產業鏈分布來看,我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在東部、東南部、西南部和南部地區發展迅速,其中東部地區最為發達。江蘇省的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有南京汽車、航天晨光、牡丹汽車;安徽省的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有奇瑞汽車、蔚來汽車、江淮汽車;廣東省的新能源汽車代表企業有廣汽集團、比亞迪、小鵬汽車。圖表3: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區域熱力圖

                    談到比亞迪凈利潤不及特斯拉。玄家基金CEO林佳義分析認為,特斯拉由于車型較少,大規模采購有利于控制供應鏈成本;而比亞迪規模更大,大部分供應鏈為自供,成本控制也有所改善。他指出,如果特斯拉未來新品無法熱銷,其估值邏輯可能會受到破壞,回歸下行汽車股邏輯。而比亞迪可能正處于自身周期的高位,增長也可能會受到影響,從而影響后續預期。目前,美國市場處于資金追漲階段,而國內市場則屬于殺跌悲觀階段,跨市場剪刀差依然存在。

                    中國汽車工業咨詢委員會主任安慶衡表示,“中國新能源汽車發展速度快,規模大,但整個行業都面臨盈利難的問題。”他指出,“目前只有特斯拉、比亞迪、理想和埃安等4家新能源汽車企業盈利,大多數新能源汽車企業都在虧損,這一現狀亟待改善。”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新能源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可行性研究報告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

                    相關閱讀

                    精彩推薦

                    <p id="rp9rn"></p>
                      <p id="rp9rn"><del id="rp9rn"></del></p>

                      <pre id="rp9rn"><del id="rp9rn"><progress id="rp9rn"></progress></del></pre>

                      <del id="rp9rn"><mark id="rp9rn"></mark></del>

                          <ruby id="rp9rn"></ruby>

                          <pre id="rp9rn"></pre>

                              <p id="rp9rn"></p>

                                <p id="rp9rn"></p>
                                  <p id="rp9rn"></p>

                                  <noframes id="rp9rn"><pre id="rp9rn"></pre>
                                  <del id="rp9rn"><dfn id="rp9rn"><form id="rp9rn"></form></dfn></del>

                                      tingtingwuyueti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