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軍:為了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以后小米手機發布會將由盧偉冰主講【附小米造車業務分析】
(圖片來源微博,小米汽車)
雷軍早前接受央視《面對面》采訪時稱是抱著志在必得的方式來造車。
2月3日,雷軍發布微博:“小米SU7 正在全國范圍展開全面路測,我們目前正在緊鑼密鼓地為小米SU7上市做最后的準備。為了讓我能把更多精力放在汽車業務上,公司決定,集團總裁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以后小米手機發布會也將由他主講,第一場就是小米14Ultra。同時,也請大家放心,手機業務始終是小米的核心業務,我會持續保持足夠的精力投入。感謝大家支持!”
雷軍還表示,盧偉冰兼任小米品牌總經理。
1月31日,36 氪報道稱,小米汽車首款車SU7將于2月中下旬正式進入SOP(Start of Production)階段,啟動批量生產。SOP是汽車制造中最具標志性的節點,意味著產品已經經得起功能與安全的考驗,可以進行標準化的批量生產。據悉,SOP后首月的產量計劃在2000輛左右,并且有望在2024年中完成產能爬坡,7月產量可達萬輛以上。
雷軍在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上表示,小米汽車的目標是造一輛能媲美保時捷、特斯拉的夢想汽車,并且將通過15-20年的努力,成為全球前五的汽車廠商。他透露,在小米決定造車時,他已經第一時間向所有汽車品牌逐家登門拜訪,以尋求合作。關于定價,盡管小米SU7可能有點貴,但雷軍表示這是‘有理由的貴’,在體驗上一定會超過大家的預期。
繼幾年前以蔚來、小鵬、理想為代表的造車新勢力之后,新一輪造車潮爆發了。從華為到小米,手機廠商紛紛入局造車,掀起一股跨界造車風潮。
回看小米的造車業務:
——小米汽車技術布局已久
在汽車業務的投資上,早在2014年,雷軍就通過順為資本參與了蔚來汽車的創立。隨后投資了小鵬、智行者科技、北醒光子等汽車領域相關公司。
2021年3月30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宣布擬成立一家公司全資子公司,負責智能電動汽車業務。首期投資為100億元人民幣,預計未來10年投資額100億美元。至此,小米造車計劃塵埃落定。
——2021年8月25日,小米集團收購深動科技100%股權
2021年8月25日,小米集團發布公告《有關收購涉及根據一般授權發行代價股份的DEEPMOTION TECH LIMITED全部股權的股份交易》,表示小米集團收購深動科技的普通股和優先股,共計7737萬美元。
天風國際分析師郭明錤指出,從長遠來看,小米汽車具有兩個獨特的競爭優勢。首先,它與現有生態系統整合,包括操作系統、應用程序和手機等硬件。其次,小米在海外市場擁有廣泛的銷售渠道,而小米已經是全球知名企業,這對小米汽車在海外市場的增長是有利的。
智能汽車行業專家孫浩看來,小米可能會利用現有的線下渠道銷售汽車。這么做一方面是出于成本考慮,因為相對于重新選址和建設門店,對現有門店進行改造成本更低。另一方面,小米之家門店都位于商圈核心位置,這對于展示小米汽車有幫助。孫浩認為,小米汽車可能也看到了華為門店對其產品品牌的輻射利好影響,希望通過自身品牌效應提升小米汽車的流量和訂單轉化率,這個選擇是正確的。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智能汽車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