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市場規模及投資前景分析
隨著社交網絡行業競爭的不斷加劇,大型社交網絡機構間并購整合與資本運作日趨頻繁,國內優秀的社交網絡企業愈來愈重視對行業市場的研究,特別是對當前市場環境和發展趨勢變化的深入研究,以期提前占領市場,取得先發優勢。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1.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整體現狀分析
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社交作為互聯網應用發展的必備要素,不再局限于信息傳遞,而是與溝通交流、商務交易類應用融合,借助其他應用的用戶基礎,形成更強大的關系鏈,從而實現對信息的廣泛、快速傳播。
微信朋友圈、QQ空間是以即時通信工具為基礎衍生出來的社交服務,截至2016年6月,使用率分別為78.7%、67.4%。微信朋友圈是基于微信聯系人形成的熟人社交平臺,隨著用戶規模的拓展、產品功能的豐富,弱關系社交也逐漸滲入,在產品內部形成多個相互平行、自成體系的圈子。QQ空間在關系鏈上強弱關系兼而有之,在信息維度上則以個體信息為主,媒體屬性較弱。
微博是基于社交關系來進行信息傳播的媒體平臺,在經歷了行業調整后,發展策略轉換為垂直化內容生態建設,打造垂直化的興趣社區,兼具媒體和社區屬性。
行業市場規模分析
中國社交網絡發展經歷了萌芽(1999-2004)、起步和發展(2005-2007)、全面流行(2008至今)三個階段。在短短十幾年的時間里,社交網絡的市場規模得到了快速提升。2015年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市場規模約為153.6億元,相較于2014年同比增長27.56%。2016年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市場規模約200億元,同比增長30.2%。
2.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用戶分析
行業用戶規模分析
目前,國內的社交應用類型主要分為即時通信工具、綜合社交應用、圖片/視頻社交應用等。其中即時通信工具的使用率最大,占90.7%;綜合社交應用的使用率為69.7%;工具性較強的圖片/視頻類應用使用率為45.4%,排在第三。
行業用戶渠道與使用頻率分析
2007-2016年,中國PC端社交網絡使用頻率一直持續下降,而社交移動端的使用頻率逐年上升。
截至2016年12月,我國手機網民規模達6.95億,較2015年底增加7550萬人。網民中使用手機上網人群的占比由2015年的90.1%提升至95.1%,提升5個百分點,網民手機上網比例在高基數基礎上進一步攀升。
行業用戶粘性分析
2016年,移動網民經常使用的五類App中,即時通信類App用戶使用時間分布較為均衡,與網民作息時間關聯度較高;網絡直播類App在17點、19點、22點和0點出現四次使用小高峰;微博社交類App用戶在10點之后使用時間分布較為均衡,在22點出現較小使用峰值;綜合電商類App用戶偏好在中午12點及晚8點購物;綜合資訊類App用戶閱讀新聞資訊的時間分布較為規律,早6點至早10點使用時長呈上升趨勢。
3. 中國PC端&移動端社交網絡分析
PC端社交網絡市場分析
(一)PC端社交網絡發展現狀分析
如今,手機幾乎填滿了人們的所有碎片化時間,移動端用戶增速猛漲,各種產品層出不窮。與移動端社交類產品迅速發展狀態相反,PC端的社交網絡卻陷入了發展困境。從2014年開始,網易微博宣布關閉,騰訊微博大規模調整,人人網關閉站內信,百度空間宣布關閉等事件都在宣告PC端社交網絡的發展緩慢。
(二)PC端社交網絡用戶特征分析
1、用戶關系鏈單一
2、使用環境固定
3、用戶間信任度低
(三)PC端社交網絡典型產品分析
1、人人網
人人網剛建立的時候一個最重要的特點是限制具有特定大學IP地址或者大學電子郵箱的用戶注冊,這樣就保證了注冊用戶絕大多數都是在校大學生。用戶注冊之后可以粘貼自己的照片,撰寫日志,簽寫留言等。該網站鼓勵大學生用戶實名注冊,上傳真實照片,讓大學生在網絡上體驗到現實生活的樂趣。但在發展后期,這種模式已經不適應人人網的發展和網絡環境,人人網做出了轉型。
2、QQ
騰訊公司最出名的是PC端的即時通信,有一種普遍的認識是用戶關系鏈是整個騰訊公司競爭力的基礎、平臺和核心。騰訊QQ是騰訊公司開發的一款基于Internet的即時通信(IM)軟件。騰訊QQ支持在線聊天、視頻通話、點對點斷點續傳文件、共享文件、網絡硬盤、自定義面板、QQ郵箱等多種功能,并可與多種通訊終端相連。QQ的定位是一個PC端的即時通信,手機QQ作為輔助功能。
4.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市場競爭分析
社交網絡排名分析
2016年度社交APP排行榜前兩名仍然是騰訊的微信和QQ,從數據來看,微信與QQ進一步拉開了距離,QQ空間被微博趕超。交友軟件陌陌、探探等等app目前的滲透率不高,專注于特定人群。
2016年也被稱為“直播元年”。社交前6名中,除了第一名微信,其它app均有直播入口;而微博也及早投入到短視頻和直播戰爭中,周活躍用戶排名也上升至第三。
從用戶活躍度來區分,可將主要的社交網絡分為三個梯隊。其中微信和QQ為第一梯隊,周活躍滲透度超過40%。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1.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盈利點分析
廣告收入
廣告收入是傳統社交網絡的主要盈利模式。傳統社交網絡包含Facebook、人人網、QQ、微信等。這類社交網絡提供的社交服務功能主要是結交陌生人和復制線下已有的人際網絡,提供溝通交流的社交服務。
此類社交網絡的使用對象多為35歲以下的青年人,往往對網絡電子信息有較為濃厚的興趣。此類社交網絡的最大的特點是將生活中的交際圈以相似的結構復制到網絡,通過用戶的朋友圈來分享各類信息。用戶除了可以分享各類興趣愛好,還可以分享各類產品廣告,并加入自己的使用感受等。而好友之間的評價和推薦往往比商家自己的宣傳效果要好,人們往往更傾向于相信自己親近的人,從而產生了廣告推廣效應。于是,廣告利潤便成為了傳統社交網絡的主要盈利點。
用戶付費
用戶付費是社交網絡行業最為傳統的一種盈利模式,也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盈利模式。早在PC時代,QQ就成功通過會員收費獲得不菲的收入回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QQ也延續了會員收費的模式。但僅靠會員收費還不足支撐一家公司的持續增長,且在競爭激烈的社交App行業,免收會員費已經成為一些新興企業博取市場份額的手段。
這種盈利模式主要是針對商務社交網絡和婚戀社交網絡,這種社交網絡的一大特點便是利用網絡的便利條件將有共同需求的人聯系在一起。相當于一個大型的中介社交網絡。該類網站較為典型的案例有國外的Linkedin以及OpenBC等,國內的若鄰網、天際網、世紀佳緣等。
APP應用開發經營者利潤分成
一些社交網站已經培養了龐大的第三方開發者社區,有豐富的APP應用供用戶選擇,并與開發者分成。拿超市舉例,如果將社交網站比作是家樂福或沃爾瑪,那么各路開發團隊就是生產企業,社交網站只須將門店打理干凈,將交通、收費系統搞好,讓用戶享受到便利的“購物”環境,產品的事情就交給生產商去解決。
電信運營商、手機廠商利潤分成
2013年廣州聯通和騰訊聯合推出微信定向流量套餐卡,嘗試流量運營模式。對于騰訊和聯通的這種合作形式,之前早已見過,Facebook與Orange的FacebookMessager合作、KakaoTalk與印尼運營商Telkomsel的計費合作、Line與Docomo的定制合作,甚至之前中移動也有動感地帶QQ流量卡。
所謂的流量經營,是和運營商合作,推出定制化的移動流量套餐,通過自己的產品為運營商帶來大量的流量收入,最后和運營商進行利益分成的商業模式。在這個手機流量超過電話、短信成為移動互聯網最重要資源的情況下,這種合作對移動運營商和App開發商都有著非常重要的戰略意義,移動互聯網流量生意成為一個收入金礦,為運營商和APP開發商都帶來更多的利潤。
2.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盈利模式分析
會員收費模式
會員收費是社交產品中最為傳統的一種盈利模式,也是較為普遍的一種盈利模式。早在PC時代,QQ就成功通過會員收費獲得不菲的收入回報。而在移動互聯網時代,手機QQ也延續了會員收費的模式。但僅靠會員收費還不足支撐一家公司的持續增長,且在競爭激烈的社交App行業,免收會員費已經成為一些新興企業博取市場份額的手段。
增值服務模式
游戲等增值服務也是目前社交App較常采用的盈利模式。微信通過移動游戲分發,推出全民、天天、歡樂等系列游戲為其帶來了豐厚的收入回報。除此之外,表情、貼圖等增值服務也是目前較為成功的一種收入模式,line就是這方面的一個典型案例。
入口模式
相較于以上兩個較為傳統且成功的模式,入口模式的效果目前尚未體現太多。雖然微信目前已吸引到京東、大眾點評、美麗說等公司,但如何進一步開拓其中的價值,還需雙方之間更多磨合。
其他模式
社交App的流量如何轉化為電商流量,或是線下實體店流量,成為眾多商家著力打造的領域。陌陌在2015年1月推出了禮物商城,開啟了自己的社交化電商探索之旅。而微信在2014年便加大了對自身移動電商生態的建設,不但力推服務號,還上線了微店。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細分市場發展潛力分析
1. 社交網絡行業細分市場結構
個人消費社交市場
消費社交市場可以細分為:即時通訊、社交網絡、微博客、博客、社區論壇、文檔分享、在線百科、社會化回答、消費團購、消費評論、婚戀交友、社會化電子商務、社交游戲、社交視頻、社交旅游等眾多細分市場。
企業社交市場
企業社交市場主要是面向企業客戶,與面向個人消費客戶的社交市場相比規模較小。主要全球代表企業有Linkedin、微軟Yammer、IBM Lotus Connections、Stack等企業,中國代表企業有騰訊企業QQ、明道、格子云、天際網、若鄰網、人和網、優土網、大街網、拉勾網等。
2. 綜合社交細分領域發展潛力分析
綜合社交用戶規模分析
根據CNNIC對當前社交應用市場的分析,國內的社交應用市場主要分為兩大類:一是各類信息匯聚的綜合社交類應用,如QQ空間、微博等,另一類則是相對細分、專業、小眾的垂直類社交應用,如圖片/視頻社交、社區社交、婚戀/交友社交、匿名社交、職場社交等。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對綜合社交領域的分析主要是立足于QQ空間和微博。
截止到2017年第一季度財報披露,微博月活躍用戶達3.4億,使用率為37.1%,與2015年底相比上漲44.07%。微博主打陌生人社交,通過人與人之間的“關注”、“被關注”網絡來傳播信息。在內容維度上,微博正在從早期關注的時政話題、社會信息,更多地向基于興趣的垂直細分領域轉型。
根據騰訊2017年一季度財報,QQ空間月活躍賬戶數達到8.61億人,比去年同期下降2%。QQ智能終端月活躍賬戶數達到6.78億,與去年同期持平;QQ最高同時在線賬戶數(季度)達到2.66億,比去年同期增長3%。
綜合社交用戶粘性分析
綜合社交類的獨有特點是能匯聚各類信息,覆蓋面廣而全。例如微博,它作為一種分享和交流平臺,注重時效性和隨意性。微博客更能表達出每時每刻的思想和最新動態,也能接收到最新資訊,是綜合社交用戶粘性較高的產品。
從月均人均單日使用時長來看,微博用戶在2016年7月人均每天使用微博26.2分鐘,相比2015年使用時長略有提高。
綜合社交盈利模式分析
1、微博
根據新浪微博目前的發展狀況,前瞻產業研究院發現新浪微博至少有三大盈利類型,存在至少六種盈利模式。
2、QQ空間
QQ空間的盈利模式是關系鏈條+用戶特權,具體表現在:
◆提取傭金
QQ空間提供電商導購服務,并提取傭金。
◆關系鏈條
QQ空間通過關系鏈條,幫助相應的網站吸引更多流量,獲取宣傳推廣費用。
◆用戶特權
對于交友類應用和游戲類應用而言,通過充值,用戶可以在游戲中或應用使用過程中獲得相應的特權,同樣盈利的重要來源之一。
◆QQ會員
用戶通過購買QQ會員獲得會員頭像、會員炫鈴、涂鴉表情、會員魔法表情、會員賀卡等便捷服務。
3、微信
微信主要有微信VIP、LBS推薦、APP應用、客戶關系管理、搜索引擎流量引導、硬廣展示等六種盈利模式。
綜合社交盈利能力分析
1、微博
2016年微博全年凈營收6.558億美元,較上年度增長37%。廣告和營銷營收較上年度增長42%,至5.71億美元。微博增值服務(微博VAS)營收較上年度增長12%,至8480萬美元。
2017年一季度,公司凈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67%,至1.992億美元,超過公司1.85億美元至1.90億美元的預期。廣告和營銷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71%,至1.693億美元。其他營收較上年同期增長49%,至2990萬美元。2017年3月的月活躍用戶數(MAU)較上年同期增長30%,至3.40億,其中91%為移動端用戶。2017年3月的日均活躍用戶數(DAU)較上年同期增長28%,至1.54億。
2、微信
數據顯示,截至2017年一季度,微信和WeChat的合并月活躍賬戶數達到9.38億,比去年同期增長23%。騰訊透過推出更多更能迎合開發者的功能如DIY可識別“小程序碼”、微信公眾賬號內置鏈結及附近的小程序,培育小程序的廣泛采用。騰訊推出微信指數,令用戶可分析關鍵詞在微信公眾賬號的熱度情況。
2016年,騰訊總收入為人民幣1519.38億元(219.03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8%。經營盈利為人民幣561.17億元(80.90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38%;經營利潤率由去年同期的39%降至37%。公司權益持有人應占盈利為人民幣454.20億元(65.47億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長40%。
綜上所述可以看出,作為綜合社交市場的領軍企業,微博和微信的盈利能力較強。
綜合社交發展趨勢分析
1、建立清晰、明確的盈利模式
根據上面對綜合社交盈利模式的分析可以看出,目前在綜合社交市場中還未形成清晰、明確的盈利模式。例如微信,雖然其運營范圍涉及游戲、金融、移動支付等領域,但是其跟其他的社交類型應用產品一樣,其缺乏較為清晰、明確的盈利模式。這就導致了綜合社交軟件市場管理混亂,不利于各企業的健康發展。
2、避免同質化泛濫的問題
在未來的發展中,社交產品開發應該避免同質化泛濫的問題。自微信成功之后,圖文、語音、視頻等功能幾乎成為很多社交APP的固有模式。為此開發應該跳出其開發局限性,創新開發運營模式,才能獲得用戶的關注。
綜合社交發展潛力分析
目前我國綜合社交市場主要由微博和QQ空間兩大領軍產品占據主導地位。它們無論是在產品實力和用戶基礎上,都占有絕對的優勢。發展綜合社交APP,必須要有強大的資金支持和創新產品技術,對于新入企業來講,這個挑戰是巨大的。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綜合社交發展潛力要一分為二來看待。一方面,如果企業有足夠的實力能打破目前綜合社交市場的競爭格局,那么發展潛力將是巨大的;另一方面,如果無法打破目前的市場競爭格局,則發展潛力不大。
3. 陌生人社交細分領域發展潛力分析
陌生人社交用戶規模分析
據艾媒咨詢數據顯示,2016Q4中國陌生人社交應用用戶規模達4.88億人,較2016Q3增長3.61%,較2015年年初上漲51.55%。
陌生人社交用戶粘性分析
數據顯示,2016Q4中國陌生人社交APP活躍用戶排行榜中,陌陌活躍用戶占比為5.11%,以絕對優勢領先于行業,探探活躍用戶占比為1.76%,位居第二,與陌陌存在較大差距。
陌生人社交盈利模式分析
陌生人社交盈利模式的分析主要立足于陌陌和探探。
1、陌陌:視頻+社交
視頻+社交的模式越來越受用戶青睞,各大社交軟件紛紛試水視頻社交領域。在進軍直播市場后,社交軟件開始發力短視頻社交。2016年8月,陌陌更新了7.0版本,推出短視頻分享功能“時刻”,通過短視頻個人展示促進陌生人間更深入的了解,也提高社區活躍度。2017年5月,陌陌更新了7.0版本到7.7.44,推出了聊天室功能,通過隨時加入、想聊就聊以及邀請好友的方式,讓社交更有活力。
2、探探:VIP會員機制和廣告推送系統
探探創始人潘瀅表示,2016年探探將陸續推出兩到三個變現嘗試:一是幾乎所有社交應用都使用的VIP會員機制;二是與年輕用戶匹配的廣告推送系統。
其實,社交應用常規的變現模式一般無非可以歸納為兩大類:一是售賣會員或表情包等自家資源內部變現,二是與外部合作引流或廣告投放。每家公司產品、每個產品不同階段,都會根據實際情況選擇不盡相同的操作方式。
陌生人社交盈利能力分析
陌生人社交盈利能力分析主要立足于陌陌。
陌陌原本是一款基于地理位置的移動社交工具,使用者可以通過陌陌認識附近的人,免費發送文字消息、語音、照片以及精準的地理位置和身邊的人更好的交流。隨著陌陌打造視頻和社交結合的平臺戰略進一步實施,提供直播服務后,其營收漲勢驚人。
據陌陌公布的財報顯示,2017年一季度歸屬于陌陌的凈利潤為9070萬美元,同比增長615%,持續九個季度盈利。同時,截至2017年3月31日,陌陌月活用戶達到8520萬,創下了歷史新高。
由此可以看出,陌生人社交盈利空間是巨大的,只要企業商業定位準確、盈利模式清晰,發展前景是比較好的。
陌生人社交發展趨勢分析
1、視頻功能或將成為陌生人社交應用標配,交互方式升級
隨著直播等視頻社交形式的不斷推進,商業變現模式逐漸成熟,陌生人社交市場也將瞄準視頻社交市場重點發力多樣化的視頻功能。
2、社區主題細分化、內容深度化
陌生人社交的核心在于社交主題和內容。隨著不同垂直領域內容的深度挖掘,陌生人社交平臺或將逐漸引入教育、戶外旅游、攝影、音樂等話題,吸引有不同需求的用戶,維持平臺用戶活躍度。陌生人社交平臺基于用戶吸引力和存留率問題考慮,未來在社交主題的細分和深度化或將是一個重要趨勢。
3、技術創新,匹配度升級
陌生人社交應用在推薦方面,精準的匹配算法與數據模型等對于提升用戶活躍度,增強粘性與提升效率都有積極作用。無論是基于LBS地理位置定位、抑或是用戶的興趣愛好,在好友搜尋以及推薦上,除了技術方面的強硬,匹配算法上也應有更高的精準度。
陌生人社交發展潛力分析
數據顯示,截止2016Q4,2016Q4中國陌生人社交應用用戶規模達4.88億人,較2016Q3增長3.61%,整體增速減緩。陌生人社交經歷了2013-2014年爆發的風口期,如今開始逐漸降溫,但是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陌生人社交的剛需缺口始終存在,并且隨著直播、AR、短視頻等多種形式的興起,陌生人社交呈現了差異化和多樣化發展,陌生人社交廠商逐漸形成差異化較量。因此,前瞻產業研究院認為,目前陌生人社交雖然已經形成了陌陌、探探為主的局面,但由于陌生人社交的剛需缺口的存在,發展潛力還是較大的。
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發展前景與投資機會分析
1. 中國社交網絡發展趨勢及前景
社交網絡發展趨勢分析
(一)主流社交網絡垂直化發展
主流社交網絡大而全,促進社交網絡市場細分化、垂直化趨勢顯著,未來細分領域的垂直社交以及企業社交機會更大。垂直社交網絡應用并非新生事物,而是現有社交網絡模式融合創新的結果。目前,垂直社交網絡主要是與游戲、電子商務、分類信息等相結合,這也可以稱為社交網絡探究商業模式的有利嘗試。
(二)大數據在社交網絡的應用
社交網站快速增長的用戶數量和活躍的用戶活動,留下了大量的用戶行為痕跡,在這些行為痕跡的背后,隱含著巨大的商業價值。通過對社交網絡的大數據分析,商家可以發現消費者的行為傾向,從而推出適合消費者的商品,并驗證廣告的投放效果。政府還可以通過在社交網絡上進行大數據分析來實施輿情監控。未來大數據分析的應用將成為社交網絡行業新的發展方向,基于大數據社交網絡將產生更多的盈利模式。
社交網絡發展前景預測
近幾年,社交網絡在全球范圍內得到迅速發展。中國作為全球人口大國,社交網絡的傳播速度較快。按照當前社交網絡在中國的發展趨勢,前瞻預計2017-2022年,我國社交網絡的增長速度將不低于10%,2017年底有望達到265億元,而到2022年將我國社交網絡行業的市場規模將接近500億元。
2. 中國社交網絡市場投資現狀分析
社交網絡投資規模分析
據統計,2005-2011年上半年,已經披露的中國社交網絡行業的投資事件為106起,其中已經披露投資金額的投資案例為74起,披露的投資金額總額為10.98億美元,平均投資金額為1484萬美元。與互聯網及移動互聯網相關行業的細分領域如網絡游戲、電子商務相比,VC/PE對中國社交網絡的關注度稍弱。但是相對于其他互聯網/移動互聯網應用/服務而言,社交網絡的投資情況還是比較引人矚目的。
另據創業邦創投庫收錄的案例顯示,2016年5月-2017年5月近一年里,我國發生62起社交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投融總額超過18億元。
社交網絡行業投資主體分析
2016年5月- 2017年5月,在創投庫收錄的62起國內融資事件中,根據已披露的投資機構,5家投資機構表現突出。其中,騰訊產業共贏基金/騰訊共投資了4家,投資規模超過了2億元,今日頭條、順為投資以及紅杉資本分別投資了2家公司,其余各機構分別一家。
社交網絡行業投資輪次分析
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已公開輪次及金額的交易中,種子輪5起,天使輪19起,Pre-A輪12起,A輪11起,A+輪4起,B+輪1起,C輪2起,戰略投資4起以及并購3起。結合數據可以看到,國內社交網絡行業融資主要集中在天使輪、Pre-A輪及A輪中,大量社交公司才剛剛起步。
社交網絡行業投資地區分析
從創業邦匯總的近一年(2016年5月-2017年5月)投融資案例的區域分布來看,我國社交類投資項目主要集中在北京、廣東、上海、浙江四地,數量分別為54起、19起、17起和11起,占比分別為44%、16%、14%和9%。
3. 中國社交網絡市場投資機會分析
社交網絡投資機會分析
(一)社交網絡產業鏈方面的投資機會
1、綜合社交類平臺服務提供商
2、移動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
3、應用服務提供商
(二)社交網絡內容方面的投資機會
1、游戲類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
2、職業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
3、婚戀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
4、旅游社交網絡服務提供商
社交網絡投資方向建議
綜合考慮社交網絡行業的發展,前瞻產業研究院提出以下四點投資方向:
1、移動為先
未來的社交網絡一定是移動為先,它的核心受眾都在移動端。社交網絡的市場滲透潛力巨大,被人們接受的速度比歷史上任何其他技術更快。
2、多維度的內容展現
智能手機上眾多的感應器,為移動端的社交網絡多維度展現內容提供了天然的優勢。通過地理位置、攝像頭、環境感應等收集的數據應該為社交網絡所用,突破“朋友圈”一個維度,隨時隨地為人們提供多維度的內容。
3、控制權移交給用戶
未來的社交網絡應該是去中心化的,每個人都是自己內容的擁有者,有權決定自己內容生殺大權。這將使得人們與社交網絡之間會建立獨立和更強大的情感聯系。
4、私密交友
雖然目前國內的私密交友類app還沒有出現寡頭,但在人們越來越注意隱私的環境下,私密交友的生長環境越來越好,流行僅僅是時間的事情。
以上信息來源均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社交網絡行業深度調研與投資規劃分析報告》,轉載請注明來源。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