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貝大戰羅永浩,中產寶媽破防了
作者|吳文武 來源|新品略財經(ID:nbscaijing)
西貝和羅永浩的預制菜之爭,背后漩渦中的預制菜,現在還沒“熟”。
這場由羅永浩無心點燃的預制菜爭議,不僅讓西貝坐不住,更讓很多中產寶媽破防了,洞察背后,漩渦中的預制菜,現在還沒“熟”,未來的路還很遠。
01
和西貝大戰的羅永浩,選擇主動熄火
西貝和羅永浩之間的爭吵大戰,沒想到是先發微博引燃戰火,還是占上風的羅永浩,選擇主動熄火。
《新品略財經》關注到,9月13日晚,羅永浩發微博稱,好吧,西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期待預制菜相關的國家法規盡快出臺。我要忙正事了,已經耽誤了一些工作,并感謝大家的關心。
羅永浩微博截圖 / 圖源網絡
很顯然,不是因為羅永浩輸了,或者是羅永浩認慫了,只是想把這場意外的戰火盡快平息,讓輿論早一些過去,對各自雙方都好。
先回顧西貝和羅永浩的這場預制菜之爭的始末,整個過程充滿著意外、戲劇性、硝煙味、口水戰一場又一場。
最開始是9月10日,羅永浩發微博吐槽稱,“好久沒吃西貝了,今天下飛機跟同事吃了一頓,發現幾乎全都是預制菜,還那么貴,實在是太惡心了”。
羅永浩的發微博像是一位消費者隨口吐槽一家餐廳而已。可就是那句“幾乎全是預制菜”,狠狠刺痛了西貝,讓西貝創始人賈國龍坐不住了,奮起反擊。
第二天晚上,賈國龍強勢回應稱,將對羅永浩提起訴訟,直指羅永浩此前的言論已對西貝的品牌聲譽與經營造成極大傷害。當然,羅永浩也不甘示弱,隨即回應稱:好,來吧!
玩互聯網流量高手的羅永浩還發布了懸賞10萬,公開征集西貝使用預制菜的“真憑實據”。
隨后雙方的爭議不斷升級,羅永浩還做了相關話題的直播,談了預制菜話題,上了好幾天熱搜。
常活躍在互聯網,經常發聲的西貝賈國龍也不甘示弱,邀請媒體參觀,并作回應,還推出了“老羅套餐”,接受中國企業家雜志等媒體的專訪等。
不過,很有意思的是,西貝主動開放后廚,讓媒體參觀后廚,全國多個城市的媒體到西貝后廚參觀后報道的文章和視頻卻顯示出,讓外界、網友及消費者之前從來沒有過一次像這樣全面認識過西貝,原來西貝的后廚是這樣出餐及運作的。
比如,西貝后廚使用一些菜品原材料的確讓消費者多少有些驚訝,比如保質期18個月的腌制海鱸魚,沒有雞肉的雞湯,存在隔夜菜的情況等。
本質上,雙方圍繞的爭議點不同,羅永浩是站在消費者角度看預制菜問題,更希望餐飲店透明化,大膽告知消費者是預制菜。而西貝及賈國龍的爭議點是按照相關標準或定義方面,西貝不是預制菜,但尷尬的是西貝自己卻陷入了自證循環的怪圈。
這場預制菜爭議事件直接打疼了西貝。據媒體報道,西貝某城市的門店門口不用排隊了,客流量減少,門店營收減少。
賈國龍在接受中國企業家專訪時表示,9月10日、11日分別減少100萬元,9月12日預計損失200萬至300萬元。
02
西貝大戰羅永浩,中產寶媽破防了
回過頭來看,在這次預制菜爭議事件中,的確讓外界和網友看到了過去從未見過西貝的另一面或者是更多面,而這種影響或將會持續一段時間。
西貝,這家主打西北菜的餐飲企業,也是從一家餐飲小店逐漸發展成為現如今的大型餐飲連鎖企業的,外界對西貝的品牌形象很好,特別是其創始人賈國龍,更是經常對外發聲,企業家社會責任感很強。
據紅餐大數據顯示,西貝目前在全國共開出382家門店,在西北菜這個大品類賽道里,西貝是賽道一哥,遠超過另一家已經在港交所上市的九毛九集團,后者現有門店數量僅有70家。
在這次西貝的爭議中,當很多網友和消費者發現,西貝的中央廚房供應鏈到門店餐桌,原來是這么運作的,價格貴也是其中的一個很大的爭議。
據紅餐大數據,目前西貝人均消費價格為83.66元,放眼全國市場,這在一線城市的商超連鎖門店中價格當然不是最貴的。
西貝的價格,一方面正如賈國龍曾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所表示的好食材導致價格貴,或者說消費是分層的,總有自己的目標人群。
而另一方面,主要是在于西貝門店很多位于商場里,面積大,得配備相應的員工,房租、人工等經營成本高,自然影響著西貝的終端消費價格。
洞察整個大市場和西貝的發展歷程,西貝的規模化發展,其背后的主要大背景是前些年,經濟高速發展,消費升級和消費高品質化的升級大趨勢,西貝也是那一波消費升級浪潮中的紅利受益者。
西貝的餐飲消費人群多元化,其中一大主要目標消費人群就是城市中產家庭群體。
而在西貝的很多標簽中,西貝的中產家庭和兒童餐生意做得很成功。有網友調侃,西貝門店可能是都市里除學校外兒童密度最高的地方。
公開資料顯示,西貝自2017年起就推出“家庭友好餐廳”戰略,曾提出“家有寶貝,就吃西貝”的口號,加碼發力專業兒童餐賽道。
西貝推出的“2個家長+1個小孩”的組合,很受家庭消費者的歡迎,西貝的兒童套餐受到很多小朋友及家長的青睞。不少家長因為小孩子喜歡吃西貝還愿意為西貝會員卡充值。
據媒體報道,2024年,西貝憑借著專業兒童餐榮獲“國民消費創新案例”,服務家庭超過2億人次,專業兒童套餐累計銷售超4000萬份,2024年兒童客流占比持續攀升。
不過,在這次西貝和羅永浩的預制菜爭議大戰中,西貝的兒童套餐也上了熱搜。比如,有媒體在一家西貝門店后廚發現,該店兒童套餐中所使用的西藍花為保質期兩年的冷凍產品。
該門店店長解釋稱,冷凍西藍花因需經過專業檢測機構檢測,確保符合有機標準,故專門采購此類產品。
盡管西貝說了西藍花在保質期內,符合標準,但還是讓不少以前常帶孩子吃西北兒童套餐的寶媽破防了。
據觀潮商業報道,有寶媽網友表示,我兒子去吃西貝的兒童套餐,結果你告訴我那西藍花比我兒子都大兩個月。
雖然保質期是兩年,一般也不會過期,但西貝兒童套餐使用凍品還是引發了爭議,而這種影響往往是很長遠和深遠的,對中產寶媽人群影響不小。
03
漩渦中的預制菜,現在還沒“熟”
此次羅永浩作為一名消費者無心無意的一次吐槽西貝“幾乎全是預制菜”,看起來直接談論的對象是西貝,但要放大到整個餐飲行業及食品工業角度來看,其實關鍵爭議還是預制菜。
整體來看,現在市場上不同的人群對預制菜的看法截然不同。
站在西貝的角度來看,也正是賈國龍所堅持的觀點,從現行規定和定義角度來看,有預制工藝,到門店加工出餐的不是預制菜。
可在消費者眼里,不是現買食材,或者現場在餐廳直接加工炒制的都是預制菜,甚至有很多消費者談預制菜“色變”,這也是很正常的。
如果要站在餐飲行業和食品工業的角度,說直白點,加熱即食是預制菜最為鮮明的一個特征。
近些年來,市場關于預制菜的爭議和討論,一直沒有停歇過,記得前兩次關于預制菜話題的大熱議,至今記憶猶新。
第一次是因為疫情期間的特殊原因,讓預制菜產業來了一次大爆發,全民熱議預制菜;第二次則是2023年9月份的預制菜進校園被叫停話題的熱議。
然而,誰都無法否認或者阻擋的一大趨勢是,隨著食品工業技術的不斷發展,餐飲行業標準化、工業化是必然趨勢。
從產業經濟角度來看,預制菜前景廣闊,錢景廣闊,未來是一條萬億規模的賽道。據《預制菜行業發展報告》顯示,2022年我國預制菜市場規模為4196億元,預計2026年將升至萬億元級別。
無論是過去,還是現階段,乃至是未來,預制菜的主要市場還是集中在餐飲行業及背后的B端市場。
現在的年輕人喜歡懶人消費,特別是90后、00后年輕人群,在一二線城市工作生活的年輕人,因為快節奏生活會購買預制菜或快手菜,也在推動預制菜C端市場的需求和發展。
正在羅永浩和西貝展開預制菜爭議時,據第一財經9月13日報道,國家衛健委主導的《預制菜食品安全國家標準》草案已通過審查,即將向社會公開征求意見。
屆時,預制菜“身份”將會有統一說法,餐飲門店是否使用、如何使用預制菜,也將會首次納入信息披露范圍。
羅永浩也在社交媒體上轉發了上述消息,表示太好了,萬眾期待!
在《新品略財經》看來,羅永浩和西貝的預制菜之爭將很快告一段落,但預制菜仍處于漩渦之中,還遠遠沒“熟”,消費者和餐飲行業對預制菜的認知仍會有不同的觀點。
正如羅永浩的觀點,我不反對預制菜,但既然預制菜合法,餐館當然有權使用預制菜,但消費者有權知道餐館是否使用了預制菜。
回到此次爭議事件中,從多方面來看,西貝都不是贏家,西貝不妨把其看作是一次自我審視的機會,把不足的地方加以改善和提升,進一步提高品質,消除負面影響,修復市場信任,回歸經營常態。
參考資料:
[1] 羅永浩:西貝的事情可以告一段落了
[2] 濟寧新聞:從家庭友好到“家庭歡樂場”:西貝兒童業態如何成為餐飲差異化標桿?
[3] 鹽財經:羅永浩炮轟,西貝卻有中產家庭撐腰
[4] 進擊波財經:西貝的進退兩難,與時代的變軌
本文封面圖及配圖,均來自網絡,版權歸版權所有人所有。本文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新品略財經》榮譽
新華網最具影響力創作者
21財經年度創作者大獎、年度優質作者
澎湃新聞最澎湃創作者
中訪網年度內容伙伴合作伙獎
人人都是產品經理年度優秀作者
《新品略財經》已入駐全網全媒體平臺
轉載、交流、合作、入讀者群聯系
請添加微信:137 6021 3486
推薦閱讀
編者按: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新品略財經(ID:nbscaijing),作者:吳文武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