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穆長春:建立多邊央行數字貨幣橋,跨境支付成本至少降低50%【附數字貨幣供應鏈分析】
(圖片來源:攝圖網)
11月29日,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在2023中國(深圳)金融科技大會上發表了重要講話,強調了央行數字貨幣跨境安排遵守“無損”、“合規”、“互通”三大原則的重要性。
中國人民銀行在2020年提出了央行數字貨幣的概念,并在此后積極推動數字貨幣的研發和應用。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科技的不斷進步,數字貨幣已成為了我國金融領域的重要創新和發展方向。穆長春所提出的“無損”、“合規”、“互通”三大原則,正是我國數字貨幣發展的重要指導思想,也為數字貨幣的跨境應用提供了重要的參考和借鑒。
他指出,要解決貨幣替代的風險,最有效的方法就是實現各個跨境支付系統的互聯互通。這對我國數字貨幣的發展至關重要。數字貨幣的跨境應用不僅能夠提升我國金融系統的國際化水平,還能為我國的國際貿易和投資提供更加便捷、高效的金融服務。同時,數字貨幣的跨境應用還能夠促進我國金融科技的創新和發展,為我國的數字經濟建設提供更加堅實的基礎。
他還指出,現行跨境支付體系需要經過一家或多家代理行,支付鏈路長、費用高,而在貨幣橋中,商業銀行可在無損合規的情況下大幅提升交易效率,還能有效降低跨境支付成本,根據貨幣橋真實交易的經驗,交易成本可以降低至少50%。這將為全球跨境支付帶來革命性的改變,為各國經濟和金融發展帶來新的機遇和挑戰。
自2014年開始籌備數字人民幣,我國在2019年加速推進數字人民幣布局,并于2020年央行數研所宣布首批試點“四地一場景”包括深圳、蘇州、雄安、成都,以及冬奧會場景,目前試點均已經落地。
數字人民幣試點地區、場景和形式不斷擴大,支付模式也在持續更新。未來,數字貨幣將為用戶提供貸款、理財、保險等線上金融產品,同時為企業提供數字營銷、供應鏈管理等增值服務。
數字貨幣產業鏈主要包括流通運營服務商(負責數字貨幣的流通、支付和清算等)、銀行IT服務商(為商業銀行提供數字貨幣兌換服務)和電子錢包核心服務提供商(負責提供App、身份認證和安全加密等服務)。
從總體上來看,數字貨幣的發行端需要得到相應企業的技術支持,以便配合銀行核心系統改造、銀行機具改造和數字貨幣芯片制造等相關環節。
我國數字貨幣的發展前景廣闊,隨著技術的不斷發展和政策的支持,數字貨幣將在金融領域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同時,政府對數字貨幣的監管和規范也將更加完善,為數字貨幣行業的健康發展提供更好的環境。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數字人民幣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