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偉達CEO黃仁勛:人工智能將在5年內趕超人類【附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分布】
(圖片來源:攝圖網)
近日,英偉達CEO黃仁勛在DealBook峰會上發表了關于人工智能(AGI)的重要言論,引起了業界的廣泛關注。他表示,如果將AGI定義為能夠以與人類智能“相當競爭”的方式完成測試的計算機,那么“在未來五年內,人工智能可以完成這些測試。”
英偉達作為一家領先的高性能圖形處理單元(GPU)制造商,正處于蓬勃發展的階段。由于對GPU的需求激增,這些GPU被廣泛應用于訓練人工智能模型,并在汽車、建筑、電子、工程和科學研究等行業運行大量工作負載,以及OpenAI的ChatGPT等領域。
當地時間11月29日,黃仁勛在采訪中回憶了他向OpenAI交付“世界上第一臺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的情景,當時,特斯拉CEO埃隆·馬斯克在一次會議上聽到了黃仁勛對這臺設備的介紹。“他說,‘我也想要一個’,他告訴了OpenAI” 黃仁勛說。“當天,我向OpenAI交付了世界上第一臺人工智能超級計算機。”
近年來,中國的人工智能行業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成為全球人工智能領域的重要參與者之一。中國政府和企業紛紛加大對人工智能技術的投入和支持,推動了人工智能在中國的快速發展。
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戰略性新興產業重點產品和服務指導目錄(2016)》,我國人工智能可劃分為三個下屬行業:人工智能軟件開發、人工智能消費相關設備制造和人工智能系統服務。
——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首次突破五千萬億規模
根據2018-2022年的數據顯示,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逐年擴大,增長速度一直保持在10%以上。到2022年,我國人工智能產業規模首次突破五千億規模,達到5080億元,同比增長18%。
——中國人工智能產業集群分布圖
人工智能是加速戰略新興產業發展、構建綜合競爭優勢的必然選擇。根據《中國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報告》,中國人工智能區域發展與國家區域戰略高度協同相互促進,區域要素匯聚加速人工智能產業引領。京津冀、長三角和粵港澳大灣區已成為我國人工智能發展的三大區域性引擎。依托科技創新和互聯網產業發展優勢,京津翼、長江三角洲和珠江三角洲地區在人工智能科技產業的發展上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黃仁勛還預測,人工智能領域的競爭將導致現成的人工智能工具的出現,不同行業的公司將根據自己的需求進行調整,從芯片設計和軟件開發到藥物發現和放射學。他強調,盡管機器學習目前在識別和感知等任務上已經很熟練,但它還不能執行多步推理,而多步推理是公司和研究人員的首要任務。
最近,全球知名咨詢公司麥肯錫(McKinsey & Company)表示,投資者們正準備在未來十年大舉投資,推動中國企業的人工智能發展。預計每年的投資額將達到數萬億美元。
麥肯錫的多名高管認為,人工智能和數字化將是中國企業脫穎而出的領域。業內人士預計,人工智能的發展將對中國的勞動力市場產生深遠影響。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人工智能行業發展前景預測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大數據、產業研究報告、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詢等解決方案。在招股說明書、公司年度報告等任何公開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內容,需要獲取前瞻產業研究院的正規授權。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