礦用機器人產業招商清單:中信重工、中鐵重工、鄭煤機等最新投資動向【附關鍵企業名錄】
煤礦,作為高危行業的典型代表,長期以來事故死亡人數在主要行業中位居前列,安全生產一直是煤礦領域的重中之重。傳統煤礦作業環境惡劣,存在瓦斯爆炸、煤塵爆炸、頂板事故等諸多安全隱患,礦工的生命安全時刻受到威脅。在地下幾百米的礦井中,礦工們不僅要承受巨大的勞動強度,忍受艱苦的工作條件,還要時刻警惕透水等突發危險。而礦用機器人的出現,為解決這一問題提供了有效途徑。它們可以在危險環境中代替人工進行作業,大大降低了礦工的傷亡風險。因此,未來煤礦領域對機器人的需求潛力十分巨大。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成本的逐漸降低,礦用機器人有望在煤礦行業得到更廣泛的應用,推動煤礦安全生產水平實現質的飛躍。
我國礦產資源種類繁多。根據自然資源部數據,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發現173種礦產,其中能源礦產13種,金屬礦產59種,非金屬礦產95種,水氣礦產6種。在金屬礦領域,機器人技術已經取得了成效。自動卡車和鉆機的推出,極大地提高了金屬礦采掘能力,減少了對人力資源的需求。機器人可以精準地在礦井中鉆孔、爆破炸藥,還能引導和駕駛非公路運輸卡車在礦山作業,這些關鍵采礦活動的自動化,不僅提高了生產效率,還提升了作業的安全性。近年來,我國大部分金屬礦石產量上升,未來,隨著新興市場增長、政府政策支持、建筑活動增加、生產能力提升、新能源行業發展、物流基礎設施改善以及汽車制造業的繁榮,對金屬礦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從而帶動金屬礦領域機器人需求的增長。
礦用機器人屬于礦山專用設備,服務于砂石、煤炭、金屬礦產等諸多重要工業部門,其生產和加工的砂石骨料在建筑、交通、水利等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大量應用。因此,礦用機器人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國家礦山資源科學開發和綜合利用的水平,對國民經濟的發展具有重要影響。
為了提高礦山工作質量效率、加強礦山生產安全管控、提升礦山智能化和本質安全水平,促進礦山高質量發展,近年來我國對智慧礦山的建設給予了大力支持。根據國家礦山安全監察局披露的信息,截至2024年9月,全國建有1642個智能化采掘工作面,有智能化工作面的煤礦達859處,有30余類2640臺(套)機器人、1328臺無人駕駛車輛推廣應用,1.7萬個固定崗位實現無人值守。
我國已形成完整的產業鏈,礦用機器人作為特種機器人的一種,其產業鏈形態與機器人行業的產業鏈十分類似。上游涵蓋了制造礦用機器人所需要的各類核心、配套零部件以及相關軟件系統,這些是礦用機器人實現功能的基礎;中游是礦用機器人本體的制造,需要高度的技術水平和精密的制造工藝;下游則是礦用機器人的各類應用,包括掘進、鉆孔、支護、采煤、爆破、破碎、清理、運輸、巡檢和救援等,直接服務于礦山生產作業的各個環節。
地方政府積極招商引資礦用機器人產業企業,具有極為重要的戰略意義。一方面,這有助于推動當地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將傳統礦業經濟向高端智能制造領域轉型。傳統礦業經濟往往依賴大量的人力資源和粗放的生產方式,而礦用機器人產業的引入,可以促使當地企業向智能化、自動化方向發展,提升區域產業競爭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另一方面,礦用機器人產業的引入能夠帶動上下游相關產業協同發展,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從零部件制造到機器人本體生產,再到礦山應用服務,各個環節相互關聯、相互促進,創造更多就業機會,提升區域經濟活力。同時,通過吸引優質企業入駐,地方政府能夠匯聚先進技術、高端人才和創新資源,為當地科技創新和產業升級注入強大動力,進一步提升區域在智能礦山建設領域的影響力和話語權。
目前,我國礦用機器人產業已涌現出了一批具有影響力的主要企業。(注:數據來源企查貓,排名不分先后)。
礦用機器人龍頭企業——中信重工
企查貓資料顯示,中信重工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簡稱中信重工)成立于2008年1月,注冊資金為457,955.34(萬人民幣),前身為洛陽礦山機器廠,是國家“一五”期間興建的156項重點工程之一,隸屬于中信集團,是境內A股上市公司。歷經多年的發展,中信重工已成長為創新型企業和高新技術企業,是中國重型裝備骨干企業,全球具有競爭力的礦山重型裝備和水泥成套裝備供應商和服務商,同時也是全國領先的特種機器人研發及產業化基地。
公司主要從事礦山及重型裝備(含工程成套)、機器人及智能裝備、新能源裝備、特種材料等領域的大型設備、大型成套技術裝備及關鍵基礎件的開發、研制及銷售,并提供相關配套服務和整體解決方案。其產品廣泛應用于礦山、建材、煤炭、冶金、有色、電力、化工、環保等多個行業,覆蓋國內外市場。
中信重工擁有兩個國家認定的企業技術中心、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級工業設計中心和國家礦用新裝備材料安全性分析驗證中心,形成了國內領先、全球稀缺的高端重型機械加工制造能力。公司堅持“戰略引領、創新驅動、價值提升”的發展思路,構建了“核心制造+綜合服務”新型商業模式,并積極響應“一帶一路”倡議,實現了全流程的國際化布局。
中信重工在礦用機器人領域實力強勁,研發生產了多種類型的礦用機器人,例如,礦用本安型軌道巡檢機器人,主要由機器人本體、基站、軌道系統和地面工作站組成。機器人本體吊掛在軌道上,可在巷道內往復運行,能完全代替巡檢工進行可靠巡檢,適用于煤礦水泵房、變電所、絞車房及其他井下重點巡檢區域。搭載多種傳感器,可實時采集現場的圖像、聲音、紅外熱像及溫度數據、煙霧、多種氣體濃度等參數。具有智能識別功能,能準確判斷設備當前運行狀態,并基于大數據分析預警技術,對煤礦設備運行故障超前預判、預警。還具備智能識別分析、音頻分析、紅外熱像圖采集及溫度異常報警、移動圖像采集、煙霧檢測、氣體探測、自主避障、語音對講指揮、數據查詢、導航定位等功能。
6月24日上午,中信重工開誠智能研制的礦用巡檢偵測機器人參加了“應急使命·2025”演習。在模擬東寧市團結煤礦斷電、斷網且人員被困的場景中,機器人深入危險區域搜尋被困人員,自主拋投無線中繼基站構建通信網絡,實時傳送井下音視頻和有害氣體濃度數據至地面指揮部,助力救援隊成功救出被困人員,成為救援的“智慧戰友”。
礦用機器人重點技術方向
未來,芯片技術發展方向將加強現場可編程門陣列(FPGA)芯片技術、機器學習技術、神經網絡和雙目視覺技術、數字孿生技術等。防爆電控機械臂的機動和故障檢測能力將進一步提升;輕量化防爆大容量電池將加強質量控制和可靠性測試,并針對惡劣環境開發出更多種類的產品;ROS系統更加注重分布式設計以支持礦用機器人的協同工作。其他技術發展方向如下:
礦用機器人行業成本結構分析
從機器人的角度進行分析,機器人的核心零部件包括控制器、伺服系統、減速器,決定了工業機器人的精度、穩定性、負荷能力等重要性能指標。核心零部件是產業鏈中壁壘最高的環節,占機器人成本的70%。控制器是工業機器人的“大腦”,一般占總成本的15%左右;伺服系統是工業機器人的“動力源”,一般占總成本的20%左右。減速器是工業機器人的“關節”,減速器一般占總成本的35%左右。
產業發展前景
在綠色礦山和環保政策推動下,我國礦山迅速集約化發展,礦山規模不斷向頭部集中。同時隨著智能化改造的深入,單個礦山在智能軟、硬件上的投資將呈增加趨勢。
《2024智能礦山暨無人駕駛行業藍皮書》顯示,2023-2030年中國智能煤礦市場空間CAGR增速達15.39%,智能非煤礦市場空間CAGR增速達14.12%。IFR數據顯示,2027年中國機器人行業整體的市場規模預計復合增速達26.12%。結合上文對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市場發展的分析,按照年增長速率25%測算,預計到2030年,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的市場規模約95億元。
當前,智慧礦山、煤礦智能化建設已成為煤炭工業邁向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 中國工程院院士,煤炭開發技術與裝備智能化專家王國法認為,礦用機器人在基礎共性關鍵技術方面存在諸多瓶頸,如機器人動力、重載機構、行走機構、精準定位、自主感知與決策、精準導航與調度、避障、集群管控與續航管理以及輕型防爆材料等相關技術尚未突破。未來,芯片技術、防爆電控機械臂、輕量化防爆大容量電池、ROS系統等將成為礦用機器人的重要發展方向。
前瞻經濟學人APP資訊組
更多本行業研究分析詳見前瞻產業研究院《全球及中國礦用機器人行業發展前景展望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同時前瞻產業研究院還提供產業新賽道研究、投資可行性研究、產業規劃、園區規劃、產業招商、產業圖譜、產業大數據、智慧招商系統、行業地位證明、IPO咨詢/募投可研、專精特新小巨人申報、十五五規劃等解決方案。如需轉載引用本篇文章內容,請注明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
更多深度行業分析盡在【前瞻經濟學人APP】,還可以與500+經濟學家/資深行業研究員交流互動。更多企業數據、企業資訊、企業發展情況盡在【企查貓APP】,性價比最高功能最全的企業查詢平臺。
廣告、內容合作請點這里:尋求合作
咨詢·服務